瑞典工會IFMetall在4月10日表示,特斯拉機械師已經罷工持續了很長時間,這是該國歷史上最長的勞資糾紛之一。罷工目前仍在持續,對特斯拉的運營造成了影響。雖然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表示罷工已經結束,但是投資者仍然非常關注這個問題。
在過去幾個月中,特斯拉在北歐各國一直承受著壓力。去年10月份,瑞典IFMetall工會的機械師要求與特斯拉簽訂集體協議,隨后其他北歐國家的工會也對此表示支持。郵政工人、廢品收集工、維修中心、港口工人、電工和清潔工都拒絕處理特斯拉的業務,迫使該公司不得不尋找其他運營方式。
特斯拉在瑞典沒有生產汽車,但是在該國有超過120名機械師為該公司的電動汽車提供維修服務。IFMetall表示,他們將繼續與特斯拉斗爭。該工會發言人JesperPettersson對媒體表示:“瑞典的罷工依然在持續當中,我們的會員都在罷工?!彼€補充說,工會正在考慮升級行動。特斯拉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但是該公司此前曾表示,其瑞典員工的待遇與工會要求的一樣好,甚至比工會要求的更好。
4月8日上午,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進行直播時表示:“我認為瑞典罷工風暴已經過去了?,F在瑞典的情況還不錯?!睆囊婚_始,馬斯克就一直反對成立工會。他的這番言論是為了回應挪威財富基金首席執行官的提問。LSEG的數據顯示,該基金規模達1.6萬億美元,并持有特斯拉1%的股份,是特斯拉的第八大投資方。該基金在今年3月份也向特斯拉董事長RobynDenholm提出了這一問題。該基金的發言人表示:“我們將繼續根據我們的預期來跟進情況?!?去年12月,一些北歐養老基金和其他投資方致信特斯拉,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其中一家名為丹麥養老基金(PensionDanmark)的基金還因此拋售了其持有的特斯拉股票。瑞典四個國家養老基金的道德監督機構在本周表示,已與特斯拉討論了罷工事宜。截至2023年底,這四個基金持有的特斯拉股份總價值為3.14億歐元。
盡管如此,特斯拉Model Y仍然是2024年第一季度瑞典銷量最高的汽車。瑞典交通行業協會MobilitySweden發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在瑞典的注冊量同比下降了約8%,與整體市場情況大致一致。
廣汽本田宣布2027年停產燃油車;特斯拉官宣漲價
1.廣汽本田宣布2027年停產燃油車
繼東風本田宣布停售燃油車后,廣汽本田也宣布從2027年起不再投放新純燃油車型。廣汽集團在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時表示,廣汽“兩田”正積極投入中國“新合資時代”潮流中,電動化轉型已初見成效。從2027年開始,廣汽本田將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從2035年起,本田在華銷售的所有車型將實現100%電動化。
按照規劃,廣汽本田首個綠色低碳電動車“數智”工廠預計明年竣工投產,年產能將達到12萬輛。在新車方面,此前本田旗下e:N品牌的3款純電動車已經在上海車展上首發,其中e:NP2和e:NS2將分別由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投產,搭載新一代Honda CONNECT 4.0等智能化技術,預計明年初上市。
2.歐盟抽樣選取三家車企開展反補貼調查
本月初,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后,又有了新的動作。由于調查涉及到的公司眾多,歐盟委員會最終選擇了抽樣的方式確定選擇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三家中國車企啟動反補貼調查。
如果歐盟的調查發現“補貼證據”,將計算出相應的“平均反補貼稅”,上述經過抽樣選取的三家公司將根據各自的補貼“承擔個別責任”。這將適用于所有來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包括在中國生產的大眾、特斯拉、寶馬等各大車型。
3.美國汽車業罷工有望結束
美國汽車工人罷工第六周,福特成為底特律汽車三巨頭中第一個達成臨時協議的企業,這也促成了通用、Stellantis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的進一步談判。此次福特汽車和工會達成的協議包括第一年加薪11%,未來4年半的合同期內共計加薪25%,外加5,000美元的批準獎金和生活費用調整,這將使加薪超過30%,達到每小時40美元以上。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稱,需要用幾天時間來敲定協議的具體細節,并將對此進行投票。在投票完全通過之前工人立即返回工作崗位,是一種旨在展示善意的努力,也是借此繼續向通用和Stellantis施壓,以及向這兩家公司表明只要愿意,罷工就可以結束。通用汽車和Stellantis隨后也發表了聲明,表示將繼續與工會合作,盡快達成暫定協議。
4.特斯拉官宣漲價
特斯拉中國官方宣布,Model Y高性能版售價上調1.4萬元,現價36.39萬元起。后輪驅動版、長續航版的售價保持不變。Model Y不久前才進行了小改升級,當時宣布三個版本的售價均不變。新款增加了多色氛圍燈、全新儀表臺飾板等,后輪驅動版百公里加速能力相比老款提升1秒至5.9秒。
特斯拉官方沒有解釋突然漲價的原因,有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調價都是根據成本變化。不得不說,特斯拉的調價總會讓人猝不及防……
5.搭2.0T插混,廣汽傳祺ES9正式上市
廣汽傳祺ES9正式上市,4款車型的售價區間為22.98-26.98萬元,新車是傳祺E9之后,傳祺智電新能源E系列的第二款產品。外觀提供兩種不同風格,一種是延續GS8的設計,偏向城市型SUV;另一種走硬派風格,頗有美系肌肉車的視覺效果,車尾使用了“小書包”的設計。
內飾整體布局和傳祺GS8如出一轍,配備14.6英寸中控大屏和12.3英寸全液晶儀表,搭載全新一代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內置高通驍龍8155芯片。座椅布局方面,提供6座或7座可選。動力是由2.0T發動機+電機組成的插混系統,CLT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里程143公里。
6.本田、通用平價電動車合作項目終止
據外媒報道,本田與通用雙方決定終止合作開發平價電動車項目。2022年4月,本田和通用宣布達成深入合作,雙方將基于下一代Ultium(奧特能)電池技術打造一系列低價電車。首批車型計劃2027年在北美上市,年產能將達到100萬臺,預估相關車型的售價將低于3萬美元,以此在銷量上挑戰特斯拉的電動車霸主地位。
本田社長三部敏宏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已取消與通用合作開發經濟型電動汽車的計劃,具體原因涉及到商業前景問題。三部敏宏稱,在過去一年里,雙方一直在進行各種討論,但考慮到成本及商業化落地,原定目標似乎很難實現。通用汽車發言人達里爾·哈里森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經過廣泛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共同決定停止這一計劃,但兩家公司之間的其他合作關系仍在繼續。
7.埃安AION S MAX售14.99萬起
埃安AION S MAX推出了5款配置車型,售價區間14.99-20.29萬元。新車在AION S Plus的基礎上對外觀和內飾細節進行了重新設計,配置也有提升。前臉換裝了更簡潔的設計風格和造型更加細長的分體式大燈,底部進氣口樣式也更加扁平化。貫穿式尾燈中間保留了AION標識,豐富造型層次感。車身尺寸相比AION S Plus要稍微大一點。
車內新增皓月白和星夜黑兩款內飾顏色,原有的旋鈕式換擋被懷擋取代,中控臺區域更簡潔并騰出位置布局雙手機無線充電面板。這車基于埃安自研的ADiGO SPACE智能生態座艙,升級了感知交互系統、高算力芯片以及ADiGO4.5系統。續航方面,根據配置不同提供510公里和610公里兩種可選。
8.售24.99萬元起,吉利網絡合作首車上市
再來關注吉利與網絡合資成立的極越汽車首款車型——極越01的消息。這車推出了兩款配置,官方指導價24.99萬元和33.99萬元。新車基于SEA浩瀚架構打造,定位中大型純電SUV,外觀和此前發布的集度ROBO-01基本保持一致。極越01高階智駕也正式發布,命名“ROBO Drive Max”,支持980元/月按期訂閱,或4.99萬元一次性隨車買斷(限時買斷價1.99萬元),未來還會推出年、月、周等靈活訂閱方式。
相比于設計,這車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智能化上,是首批搭載高通第四代驍龍數字座艙平臺——8295芯片的車型。另外還搭載了網絡Apollo智能駕駛系統,配備雙英偉達Orin X智駕芯片和31個高精度傳感器,具備覆蓋高速、城市、泊車多場景下的智駕功能。動力提供后驅和四驅兩種可選,CLT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里程550-720公里。
回望2019:行業轉型、裁員與停招,學汽車的還有多少前景?
當2019年已經過去,我們回首四望,卻感到一絲凄涼。
全球汽車業都在面臨衰退,太多的汽車工人將失去工作。全球汽車巨頭們都在大規模裁減人員,以應對汽車新四化的轉型。
德國汽車行業三大巨頭已經宣布,在未來一段時間裁員人數將達到人左右。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總裁也向外界作了最新的預告——汽車行業公認即將迎來寒冬,在他看來,今年汽車行業裁員只是個開始,也就是說,德國汽車行業裁員情況明年會更嚴重。
德國也不是孤例。據Bloomberg搜集的數據顯示,未來幾年,全球汽車制造商總計將裁減逾8萬個工作崗位。美國、日本、中國等作為世界上的汽車大國,終難逃汽車行業變動影響,目前包括福特、通用、本田、路虎、尼桑、特斯拉、大眾等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廠商以及新起之秀蔚來汽車均有裁員計劃。
彭博資訊有分析師認為,汽車制造商的利潤已經因自動駕駛技術的巨額投資而遭受到了重創,目前的全球市場持續放緩將繼續壓縮汽車制造商的利潤和利潤率,節約成本成了當前緩解利潤率被繼續侵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為已宣布裁員計劃以及即將宣布裁員計劃的部分汽車公司。
“裁員潮”或許只是這次“減法”的開始
盡管包括奧迪和戴姆勒等多家汽車都表示裁員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節約成本,來對電氣化方面進行投資,但是這并不是被員工們所認可的理由。
就在上個月22日,也就是奧迪公司宣布裁員計劃前的一周,戴姆勒集團、保時捷以及主要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的全球總部駐地——斯圖加特市的街頭出現了約1.5萬人的抗議行為,抗議的主要內容就是關于德國斯圖加特市的裁員和工廠倒閉情況。
歷經歲月的王宮廣場再一次見證了這些帶著紅色圍巾的人們在向企業發出抗議,這些原本應該在機器前埋頭苦干、看起來有些沉默的德國金屬工人工會IGMetall成員現在正昂著頭,一邊吹口哨一邊揮舞著紅旗,代表著梅賽德斯-奔馳、奧迪以及諸多供應商的工人利益,對多家汽車制造商以向電動汽車轉型為借口,進一步削減開支進行譴責。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IGMetall區域負責人、戴姆勒集團監事會工人代表RomanZitzelsberger在人群呼喊:“我們絕不接受,因為某些領導人沒有完成他們的任務,而讓我們的崗位被奪走?!睆亩硎咀约旱膽嵟?。但一周之后的事實證明,1.5萬人的怒發沖冠也沒能減緩汽車制造裁員的進度。
這樣的結果其實在今年秋天就有了預兆,今年9月,通用汽車在美國的4.6萬名小時工參加了長達40天的罷工,這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而著名的“9.16美國汽車工人罷工事件”也只是拯救了即將被關閉的四家工廠中的一家。
德國汽車管理中心預估,在未來幾年時間內,包括外國制造商的本地業務在內,僅是德國,就有大約15萬個工作崗位面臨著下崗的風險。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哈德·馬特斯在近日表示:“(汽車行業)競爭越激烈,阻力就越大”。
受到美國和中國兩大汽車市場動蕩的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都呈現出蕭條的鏡像。有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乘用車銷量從2017年的8180萬輛下降至8060萬輛,這是2009年至今以來首次出先下滑。
儼然,這樣的預測并不少見,日本伊藤忠研究機構提出,過去十年野蠻擴張的模式已經達到極限,而新興國家的銷售潛力也已經被充分挖掘,現在想要想實現銷量逆轉,就必須以削減產能為前提來進行結構上的調整,而不是像以往那樣,不斷地做加法。
車企的人才結構調整
的確,向電氣化轉型確實是一個“燒錢”的過程,有一名為AlixPartners的咨詢公司曾經有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汽車產業向電氣化轉型將耗費資金超過2550億元,奧迪中國新任總裁武佳碧曾經向外透露,在未來五年的時間里,奧迪當面將就全面提升電氣化投入資金120億元。這樣巨大的資金投入即便是BBA這樣的強企,也只能通過結盟,以及裁員的方式來為自己減輕財務壓力。
同時,電氣化的轉型使傳統燃油發動機和變速箱制造對員工需求逐漸縮水,組裝線上公認的位置也隨之減少。近日,一篇名為《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的虎撲發帖在多個平臺引發關注,其中大概要義是:2019年車市銷量表現慘淡,而正逢企業轉型關鍵時期,原本以機械專業畢業生為根基的校招,現在已經不再對該專業進行校招。
圖片來自知乎
在一汽-大眾的官網上顯示,無論是校園招聘還是海外招聘,只開放三個產品開發類崗位,工作地點位于長春、佛山和成都。
圖片來自一汽-大眾官網
其中,長春的產品開發崗位需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設計學、美術學、工業設計等專業畢業生,而在佛山和成都的招聘中則刪掉了三個美術專業,只保留計算機等專業,其中的確沒有對關于車輛或者機械類專業等相關專業的需求。
無獨有偶,盡管“寶馬汽車招聘,但是不招聘汽車專業”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滑稽,但是在今年寶馬汽車招聘職位列表里確實準確地繞開了汽車專業,看樣子汽車相關專業的學生今年很難過好這個春節了。
“太突然了,幾乎趕不上這種變化。”一位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就業辦公室的老師無奈地表示,他們在2018年就意識到汽車行業發展的苗頭變了,但是沒想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來得這么快。當初熱火朝天的車企專場招聘會已經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汽車相關專業學生的一地雞毛,這位老師表示,現在學生們只能自己盤算以后的就業問題,一個是考研,另一個則是修雙學位,“現在機械類的很多學生都開始輔修計算機了?!崩蠋熗嘎兜?,的確,傳統汽車汽車正在向這方面轉型。
隨著大眾、本田、BBA等傳統汽車強企以及博世、大陸等零部件企業的入局,汽車行業的自動化和電氣化正在快速發展,車企對人才需求也逐漸從機械類轉向計算機相關專業,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的情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從源頭上裁掉了機械類相關專業人員。盡管很多相關專業的學生對大眾報以譴責的態度,但就像斯圖加特市街頭上抗議的員工一樣,這并不能改變一汽-大眾的招聘規則,更不能阻止汽車行業的電氣化轉型。
今年11月8日,梅賽德斯-奔馳的首款國產豪華純電SUVEQC上市,11月22日,梅賽德斯-奔馳聯手比亞迪打造的本土新能源品牌車型騰勢X上市,同一天,梅薩德斯-奔馳S級純電豪華轎車概念車VISIONEQS在中國首秀。
在全球范圍內,戴姆勒集團及奔馳汽車CEO康林松在戴姆勒資本市場日上對外宣布:梅賽德斯-奔馳將在2022年前推出至少20款全新的電氣化車型,其中,在2020年,梅賽德斯-奔馳旗下約9%的車型實現電氣化,2021年,該數據將達到15%。
今年11月29日,歷時507天,寶馬攜手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項目落地,盡管光束汽車在制造成綿兼顧傳統燃油車和純電動車,但是其中傳統燃油車只提供給出口,這就意味著,光束汽車在中國市場是一個100%的純電動汽車制造企業,是寶馬汽車在中國電氣化的進一步深化。
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供應商之一,其明確到2021年,電動車車型將到2021年,它們將占寶馬集團在歐洲銷售的所有汽車的四分之一,2025年,這一數字將升至三分之一2030年,這一數字將升至二分之一。
今年11月18日,奧迪e-tron與奧迪Q2Le-tron在深圳上市,標志著奧迪的純電時代已經來臨。據悉,在未來,一汽-大眾奧迪將在輕混、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三大產品序列的基礎上,持續擴充奧迪電氣化產品矩陣,以此來應對中國市場中多元化用戶的需求,同時,一汽-大眾奧迪奧迪方面宣布,截止到2025年,新能源車型數量占比將超過30%。
BBA的電氣化進程已經全部被提上日程,進入該領域的車企將越來越多,而轉型也逐漸進入關鍵時期。隨著電氣化的日益發展,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像蔚來汽車那樣的以電動車起步的新創造車企業就“站起來”了呢?
的確,相比之前校招的景象,今年蔚來汽車的現場可以說是人滿為患,一位在校的學生表示:“作為新造車企業,它恰好缺乏的是傳統科班汽車人才的背書”,此時的新創造車企業對傳統汽車工程系的學生來說更像是最后的一份救贖。當然救人的前提是自救,正如我們沒有記住當初有多少個新創造車企業的LOGO,我們也沒能注意到每天有多少個尚在“胚芽”時期就消失的新創造車企業。
結語
汽車行業的電氣化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盡管推進汽車轉型包括BBA在內的出多車企必須面臨著“糧庫吃緊”,但是這也是企業經歷行業轉型不得不承擔的壓力。從各大企業的裁員到一汽-大眾的校招簡章足以見得,比起過去不斷做加法的以“量”取勝,未來的汽車行業將會開始做減法,實現以“質”取勝。
但是沒人能說清是在前線苦干多年后被裁掉的老員工比較慘,還是苦讀四年專業課,畢業即失業的汽車相關專業大學生比較慘,最后或許他們只有一個冠名:犧牲個人發展來實現行業轉型的時代推進者。好歹心里會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