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質網頒布了《2023年度國際新動力車揭發銷量比排行榜》,在榜單中現實L9仰仗相對穩固的口碑體現和可觀的終端銷量,取得了萬分之2的揭發銷量比效果,是榜單中揭發銷量比數值最小的車型。產品口碑逾越關于一個成立不久的新品牌來說,能取得這樣的效果實屬不易,而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令人深思。
《2023年度國際新動力車揭發銷量比排行榜》前20名
消費是選擇產質量量的關鍵
汽車工藝復雜、產業鏈條長,不可勝數的零部件堅持高度分歧性很考驗工廠的消費才干。相比于歐美等興旺國度上百年的造車閱歷,新權利車企并不具有長處。但是,AI大數據、工業消費機器人和工業大數字化軟件的運行,經過大幅替代人上班業,成功了高度的消費分歧性,從而保證了產質量量的牢靠。
和特斯拉相似,現實汽車的工廠也是以消費效率和外圍智能化、數字軟件自研,以及少量運用工業機器人而見長。據了解,現實汽車自2015年成立之初,選用自建工廠自造路途。從最前端就片面保證用戶的產品質量和產品體驗的分歧性。同時,現實汽車智能制造基地經過數字化、智能軟件系統和智能化工業機器人,讓IT與AI技術在制造環節中施展出最大價值。
現實汽車自研了蘊含Li-MOS系統、MMDS尺寸數據治理系統以及連山質量監控系統等成功了全鏈路數字化管控。每一輛車從確認排產開局,就會啟動Li-MOS系統(現實汽車智能制造操作系統),可以成功全制造周期治理、數據追蹤與剖析,既保證了消費環節的規范化,成功更高的產品質量,又能應用大數據系統回溯每輛車、每個零部件的消費數據,不時優化消費工藝。
同時在傳統制造環節中,質量測驗往往是經過抽檢來成功,因此存在不達標車輛流入市場的或者?,F實汽車自研的連山系統,成功了對制造工程全量數據的搜集與剖析,對關鍵制造工藝及設施啟動實時監控及智能預警,對產品制造環節的工藝數據100%在線CT監控以及歷史追溯,從而不時優化制造工藝與產品質量。
此外,現實汽車北京和常州兩大智能制造基地,沖壓、焊裝、涂卸車間線上消費工位成功了全智能化;總卸車間的尾門、輪胎、天窗等泛濫裝配步驟成功智能化妝置。經過工業機器人以及智能檢測來大規模替代人力,保證了消費工藝的高分歧性,優化消費效率和質量。
業內言,智能電動車的一次性OTA更新,相當于燃油車的永世。在智能電動汽車的極速開展下,OTA成為選擇產品體驗、不時優化產質量量的關鍵手腕。和過去不同,當初的新車交付并不象征著終點,廠家還會活期對產品啟動OTA更新,進一步完善用戶的用車體驗。從數據來看,現實汽車2023年啟動了20次OTA更新,平均周期為18天,累計更新配置超越500項,涵蓋全場景智能駕駛、現實同窗、動力系統、底盤懸架、被動安保、空調、地圖、手車互聯等畛域,成為世界OTA最多的車企之一。
畢竟再低檔的車,假設用車環節產生各種疑問,任誰都會感覺不悅。現實汽車只管有著新權利品牌的身份,在汽車圈可以算是重生,但仰仗其不時的致力,短期間效果斐然,令泛濫吃瓜大眾另眼相看,這與其完整的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治理有著密無法分的相關。
安保,無法漠視
除了用著省心,家用車還要開著安心,現實汽車人造沒有漠視這一點。更高的安保規范下打造的堡壘安保車身,將乘員側的25%偏置碰撞列為必做的規范開發名目,自研了國際獨創的25%小偏置碰撞實驗系統,守護乘員側安保。
同時,在第三方的測試中,現實汽車的效果雷同低劣,取得了兩大行業威望機構——中保研和中汽研認證的最高安保等級汽車。其中,現實L7、現實L8和現實L9均取得中國保險汽車安保指數(C-IASI,中保研)碰撞測試中最高安保評級GGGM級。并且現實L9還以綜合得分率91.3%取得2021版C-NCAP更新版測試五星評估,發明C-NCAP歷史最高分紀錄。
車內的空氣肥壯當初成為了越來越多家庭用戶所關注的中央,現實L系列三款車型均取得了汽車肥壯聯結鉆研中心基于中國汽車肥壯指數(C-AHI)測評結果頒發的五星肥壯車榮譽獎項,并且總分包攬新規定測評的SUV前三名。
現實汽車一直把用戶價值放在第一位,在產品打造邏輯上從用戶需求登程,以選擇消費者會不會被勸退的安保感、選擇會不會購置的價值感和選擇產品口碑的向往感為準則,進一步強化對產品細節的極致謀求,力圖打造出逾越同級別奢侈車的用車體驗,使其能夠成為更多家庭用戶的首選。
好口碑鑄就高銷量
俗話說別看廣告,看療效。在汽車圈,療效無疑就是實在車主的口碑。國際威望機構杰蘭路每年都會對新動力汽車品牌的肥壯度啟動調研,在2023年上半年的新動力汽車品牌肥壯度的調研報告中,現實汽車品牌凈介紹值NPS,排名新動力汽車品牌第一。同時,在2023年下半年的新動力汽車品牌肥壯度的調研報告中,現實汽車品牌百人青眼指數排名第一,現實L8、現實L9在分車型凈介紹值中分列第一和第三,用戶口碑十分高;品牌出名度穩居第一梯隊。
總結:
在當下汽車畛域動亂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現實汽車經過深耕家庭這條賽道,將以用戶理念為外圍的理念裁減到研發、消費、開售以及售后等多個環節,不只為用戶真正打造出移動的家,并全心全力護航,讓每一輛車不再是涼颼颼的機器,而是屬于每個家庭好受的港灣。
也正因如此,低劣的產品換來了良好口碑,再轉化成銷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F實汽車目前是中國新權利車企中銷量最高、盈利狀況最好的企業,并且取得了新權利品牌銷量第一以及30萬以上新動力汽車銷量第一的殊榮。關于不時想要品牌向上的自主品牌來說,現實汽車的成功并非偶然,面前是抵消費者擔任的態度和信心,這是其余品牌難以復制的。
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出爐這些國產輪胎成為最大贏家
近年來,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和環保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完成842.6萬輛和830.4萬輛,同比增長34.5%和36.7%。另外,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量首次雙超百萬輛。
另外,近日國內多家新能源車企也公布了2023年12月及全年的交付/銷量數據,具體數據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新能源品牌銷量TOP10
小邦統計了銷量前10的汽車廠商/品牌。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兩旺,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多家品牌銷量都呈正增長,其中比亞迪、理想、廣汽埃安位居銷量榜前三。
年銷破300萬,比亞迪位居銷量榜首
1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34.10萬輛,同比增長45.1%,環比增長12.96%;2023全年累計銷量302.44萬輛,同比增長62.3%。其中比亞迪的王朝網中漢、唐仍是高端車型銷量主力。
比亞迪不僅超額完成了年初定下的300萬輛目標,而且一舉奪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冠,同時也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坐穩了新能源“一哥”的位置。
新星勢力——理想汽車
12月理想汽車銷量5.02萬輛,同比增長137.1%,達成月交付五萬輛的目標,全年共交付37.6萬輛,同比增長182.2%。
2023年是理想汽車大爆發的一年,憑借如今在售的L系列的三款車型—L9、L8及L7,每月銷量穩健增長,遙遙領先于其他新勢力車企。
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這是中國新勢力車企有史以來第一次邁過三十萬輛年交付大關。他還表示,將在2024年挑戰80萬年銷量、10萬月銷量的目標。
據悉,其首款MPV—理想MEGA將于2024年3月初上市,理想能否依靠MEGA及其他爆款車型車型實現銷量增幅,讓我們拭目以待。
從銷量來看,2023新能源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第三梯隊中,造車新勢力蔚來、領跑、小鵬、深藍等幾家車企總銷量不相上下,可以說難分伯仲,也說明了企業布局新能源市場的火熱。
暢銷新能源汽車
原配國產輪胎品牌
根據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小邦統計了其原配的國產輪胎品牌。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車市主力,作為汽車配套鏈的重要一環,輪胎企業也在加快布局新能源市場。
近年來,國內企業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輪胎產品。
玲瓏輪胎大師系列
2023年12月22日,玲瓏輪胎推出面向中高端新能源輪胎車主、兼具高性能與高品質的大師致控、大師致靜輪胎產品矩陣,全系通配水膜克星、抗氧絨黑、玲瓏芯顧客保障計劃三大提升,為用戶提供極致安駕守護。
此外,兩款新產品均能搭載玲瓏SEALIN自修復技術、LLST靜音綿技術及DUAL-SS靜音自修復一體化技術等新技術,進一步升級安全和靜音性能。
在國內權威第三方機構的測試中,新玲瓏大師系列產品展現出媲美甚至超越國際一線品牌的卓越性能。
中策1號EV PRO高端新能源輪胎
該系列產品是中策在新能源領域的重大布局,也是高端輪胎矩陣的再次擴充。
搭載ZUPER SILENT超級靜音技術,有效降低行駛中不同頻次的胎噪,提升駕駛舒適性;BPOT輪廓自主優化技術結合防彈衣骨架材料,可以縮短輪胎的制動時的距離。
超級混合動力橡膠專利技術提供更強更均勻的輪胎抓地力及行駛穩定性,既能高操控,又能高抓地,還有更好的抗磨耗能力;第二代復合硅烷專利配方將續航里程提高10%以上,配合DMOT設計理論的完美應用,極大地降低輪胎的滾動阻力。
萬力哈曼仕SP022 EV
SP022 EV是萬力輪胎于2020年年底全新打造的一款新能源車專用輪胎。
“變節距錯頻技術”、“3D自導流技術”的應用,讓胎面溝槽震感柔和,氣流順暢,高效降低胎噪,提高舒適度。胎側的新能源車專用EV標識,更屬國內輪胎行業首創,彰顯萬力輪胎在新能源專用輪胎領域的前瞻性和專業性!
萬力輪胎SP022EV實力配套比亞迪海豹,賦能舒適駕乘體驗,近三個月來,比亞迪海豹連續月銷破萬。
另外,萬力在2022年推出的銳馳者SU306 搭配e-SILENT超級靜音技術成功配套廣汽傳祺一年前新推出的影酷車型,助力其低碳出行。
瑪吉斯VICTRA SPORT EV
前不久召開的經銷商大會上,瑪吉斯重磅推出又一EV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產品——VICTRA SPORT EV。
采用封閉式胎肩設計和吸音棉靜音技術,使噪音保持在68dB左右;另外,采用瑪吉斯輪胎新世代電動配方,具有“更節能、環保、綠色”的特點,滾阻優化高達20%。
VICTRA SPORT EV還采用了胎肩高剛性設計,外側胎肩寬度加大,增加了操控樂趣;3+1款主溝設計,有助于加快排水,增加濕抓性能;閃電狀花紋刀槽設計,有效破除水膜,提升濕地駕馭安全。
賽輪輪胎新能源EV系列
2023年2月,賽輪集團重磅發布了新能源EV系列液體黃金輪胎產品。
該系列輪胎是針對中高端主流新能源、電動轎車及SUV車型研發和推出的專用輪胎產品,搭載了世界首創的液體黃金技術——EcoPoint3技術。
擁有更低的滾動阻力、更好的噪音控制水平、更強的抓地力和結構強度、更耐磨,滿足用戶對新能源車續航、靜音等方面的要求。
大家還知道哪些國內輪胎企業相關新能源配套呢?歡迎評論留言。
2023年車企批發銷量榜:理想成最大黑馬 奇瑞和五菱掉隊
剛剛進入2024年,各大新能源車企便紛紛曬出12月及2023年度銷量“戰績”。
注:特斯拉、五菱、上汽乘用車和奇瑞的12月銷量為11月銷量的1.2倍計算得出年度銷量
其中最亮眼的當屬比亞迪,其一騎絕塵以超300萬輛的銷量成績碾壓一眾車企,一舉奪得中國汽車市場乃至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
理想是2023年最大的一匹“黑馬”,12月首破5萬輛,2023全年銷量成績達到37.6萬輛。至此,理想2023年目標全部達成,而且2024年將挑戰更高目標:年銷量80萬輛,月銷量10萬輛。
除了理想(182%)和比亞迪(62%)外,長城、長安、廣汽埃安同比增幅均超50%,2023年銷量均創歷史新高。與之相反,上汽通用五菱和奇瑞汽車同比下滑超35%。
對比去年車企銷量榜TOP15,名次變化最大的是哪吒、賽力斯、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和一汽大眾。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從去年第二下降至第六,奇瑞從第六下滑至第14,哪吒和一汽大眾從去年第八和第14跌落前15,取而代之的是上汽乘用車和賽力斯。
2023年比亞迪、吉利、長安、長城、廣汽、長城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均創歷史新高。
比亞迪12月銷量達34萬輛,環比增長12.9%。其取得如此成績得益于,12月推出了“感恩600萬油轉電限時鉅惠”,最高補貼2萬元。優惠涉及秦、漢、唐、宋、元部分車型,其中秦PLUS DM-i冠軍版優惠后起售價8.98萬,優惠力度較大。
2023年比亞迪乘用車銷量3,012,906輛,同比大漲61.8%,超額完成去年初定下的300萬輛年銷目標。具體到品牌,比亞迪王朝、海洋兩大銷售網絡12月銷售321,570輛,同比增長40.7%。
值得一提的是,海鷗12月銷量突破5萬輛達到輛,上市9個月累計銷量達輛。騰勢汽車12月銷售11,929輛,同比增長98.8%;仰望汽車12月銷售1,593輛,環比增長290.4%;方程豹汽車12月銷售5,086輛,環比暴漲712.5%;乘用車12月出口36,095輛,同比增長218.9%。
接下來,比亞迪將推出包括海洋網的海獅07、王朝網秦L(中大型MPV)、仰望U9/U6、方程豹豹8/豹3在內的一系列新車。在競爭更加激烈的2024年,比亞迪還能“一路狂奔”嗎,我們拭目以待。
2023年長安新能源車銷量超47萬輛,創歷史新高。長安目前已經擁有深藍、啟源、阿維塔三大新能源品牌的主力軍。
其中得益于S7銷量的上漲,深藍汽車12月交付量為輛,創歷史新高,2023年深藍累計交付達輛。值得一提的是,深藍計劃在2024年實現全球銷量達45萬輛。
阿維塔12月交付新車6106輛,阿維塔11交付4102輛,阿維塔12交付2004輛。長安啟源上市僅30天便突破萬輛的交付量,達到輛。
2023年長安上市5款新車,包括啟源A07、啟源A05、啟源Q05、深藍S7、阿維塔12,產品涉及中高端市場。2024年,長安將投放E07、C318等多款全新產品,并計劃到2030年實現全球銷售500萬輛。
吉利2023 年全年新能源累計銷量為輛,同比超 48%,連續11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12月新能源銷量為輛,同比增長約36%。
具體到品牌方面,吉利銀河系列上市 7 個月累計銷量輛,其中 12 月銷量為輛。吉利幾何系列 2023 全年累計銷量為輛,同比超28%,其中12月銷量為輛。
領克08 EM-P上市月銷量持續破萬,其中12月銷量為輛,環比保持正增長。極氪2023 年全年累計交付量輛,同比增長 65%。截止12月底,極氪已累計交付超19萬輛,而且極氪 X、極氪001 FR 以及極氪007相繼完成上市,進一步助力吉利銷量創新高。
2023年廣汽集團自主品牌銷量為89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58%創歷史新高。廣汽集團旗下埃安品牌2023年銷量達48萬輛,同比增長77%。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28日,昊鉑HT下線,也標志著廣汽埃安迎來了100萬輛的新里程碑,成為全球最快破百萬的汽車品牌。
目前埃安旗下在售車型包括AION S(PLUSMAX)、AION LX、AION Y和AION V四款車。其中AION S和AION Y是埃安旗下銷售主力,這兩款車助力埃安在2023年創新高。
同時,在開年伊始,AION YPlus推出兩款新增車型——磷酸鐵鋰版的AION Y Plus 80 樂享版和智領版,售價分別為14.38萬和15.38萬,這兩款車進一步豐富埃安的產品矩陣,將促進埃安銷量進一步提升。
長城新能源乘用車2023全年銷售26.15萬輛,同比增長98.39%。長城汽車旗下5個品牌共發布了15款新能源車型,包括哈弗梟龍MAX、猛龍、二代大狗PHEV;魏牌藍山DHT PHEV、高山MPV、新摩卡DHT PHEV;2023款歐拉好貓、芭蕾貓;山海炮PHEV;坦克400 Hi4-T、坦克500 Hi4-T、坦克700 Hi4-T限定版。
2023年長城新能源銷量創新高,這主要得益于頂梁柱哈弗品牌推出了兩款重磅新能源產品——梟龍MAX和猛龍;魏牌旗下藍山和高山的銷量也功不可沒;主打純電的歐拉品牌12月銷量創新高突破萬輛,同比增長45%。
與之相反,奇瑞、五菱和新勢力品牌哪吒不升反降。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同比下降約30%,主要原因是由于海鷗等性價比高的車型的上市,沒有快充的宏光MINIEV逐漸失去了競爭力,2023年的銷量一路下滑。直到第三代馬卡龍(快充版)的上市,宏光MINIEV才得以重生,再加上<a href=data-keyType=Se
2023年上半年車型銷量前十名,Model Y奪冠
近日,乘聯會公布上半年車型銷量數據,2023年車型銷量排行榜前十名出爐,相比往年排行榜,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占比,排行榜前十名中共有6款車為新能源車型。
6款新能源具體為特斯拉Model Y、比亞迪海豚、宋PLUS DM-i、秦PLUS DM-i、元PLUS、五菱宏光MINIEV,其中,5款車型都為自主品牌車型,新能源時代到來后,自主品牌搶占先機,與合資燃油車實力相當。
再來看排行榜燃油車,軒逸、朗逸、速騰、長安CS75 PLUS入榜,其中,合資車型占3款車,也再次說明,新能源時代,燃油車依然銷量不低,消費者還是對燃油車不能舍棄。
具體車型方面,特斯拉Model Y銷量達到了輛,奪取2023年上半年車型銷量排行榜冠軍,也是上半年唯一銷量超20萬輛的車型,特斯拉在中國車市可以做到這個銷量,讓所有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羨慕。
上半年車型排行榜第二名并不是比亞迪汽車的新能源車型,而是燃油車軒逸,銷量達到了輛,這個銷量也堵住了所有唱衰燃油車的網友,軒逸還是那個銷量堅挺的軒逸。
第三名才輪到比亞迪汽車海豚,銷量為輛,海豚作為比亞迪e平臺純電轎車,上市后就保持不錯的銷量增長,是比亞迪汽車的銷量擔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