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一季度揭發數據概述
2024年一季度,車質網共受理生產者對汽車產品的有效揭發53,697宗(含第三方平臺和后裝輪胎揭發共57宗),季度揭發量歷史上第二次打破5萬宗,與2023年四季度相比下跌16.5%,較去年同期漲幅超越8成。據車質網數據統計,本季度共受理208個汽車品牌及1,153個車系,較上季度縮小了2個品牌,但參與了10個車系。
總體來看,一季度揭發出現如下特點:
1、本季度,其他疑問揭發量迎來迸發式增長,占比擬2023年四季度提高了20.5個百分點,成為僅次于單純品質疑問的揭發類型。究其要素,受近期各大企業車型大幅提價的影響,引發泛濫老車主的埋怨,從而造成多少錢變化的揭發量短期產生暴跌,構成特性揭發疑問。據車質網數據顯示,多少錢變化揭發觸及泛濫自主品牌傳統車企和新權利品牌,如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長安汽車以及小鵬汽車、現實汽車。因為車企未能及時針對該揭發疑問給出正當的處置打算,造成揭發事情繼續發酵。
2、緊湊型車延續四個季度產生揭發環比增長,本季度更是發明了新的歷史紀錄,其中自主品牌車型奉獻了超6成的揭發量。聯合揭發類型來看,單純品質疑問照舊是緊湊型車最大的揭動員源,揭發缺點點集中在影音系統缺點、儀表臺開裂和車身生銹,與局部德系和日系品牌無關。相比之下,本季度緊湊型車重要揭發增長點來自于其他疑問,占比已超越總量的3成,超越服務疑問排名第二位,揭發疑問點集中在多少錢變化,揭發大多來自于局部自主品牌新動力車型。
3、隨著新款車型陸續投放市場,本季度2024款車型開局鋒芒畢露,揭發量初次打破千宗,環比漲幅約1.4倍,自主和德系品牌是揭發的重要起源,兩者占比之和超越總量的8成。從揭發類型來看,單純品質疑問仍是揭發的主體,占比超越4成,揭發缺點點集中在影音系統缺點。從動力類型過去看,汽油車是揭發的重要起源,但揭發增量大多來自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環比漲幅達9.6倍,與局部自主品牌新動力車型無關。
二、2024年一季度揭發數據剖析
1、生產者揭發人群屬性散布
從一季度的揭發人群性別來看,男子生產者照舊占據主體,占比狀況與上個季度基本堅持分歧,女性生產者占比延續第二個季度堅持在兩位數。同期,年齡段占比狀況與上個季度有所變化,18-25歲和26-30歲這兩個年齡段的占比擬2023年四季度略有優化,其中后者提高了3.7個百分點。由此也不難發現,國際汽車生產揭發個體正逐漸出現出年輕化趨向。反觀車輛產生疑問的期間段,購車1-3個月、3-6個月和6-12個月的揭發占比產生顯著優化。特意是購車1-3個月的揭發占比,較上季度提高了6個百分點,正面也反映出車輛在準新車階段產生疑問的概率在逐漸增大。
2、季度揭發量對比剖析
一季度的揭發量產生大幅反彈,再次打破5萬宗大關,到達了車質網季度揭發量歷史第二高點,同時也刷新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開年首個季度便產生揭發量大幅增長,在往年是極為少見的,國際汽車揭發或將迎來新一輪的迸發。
3、月度揭發量對比剖析
與去年同期相比,2024年一季度各月份的揭發量均有顯著增長,其中3月份揭發量歷史性地打破2萬宗,同比漲幅翻倍,帶動一季度揭發量大幅下跌。
4、品牌類型揭發占比剖析
從一季度品牌類型揭發占比來看,自主品牌占比歷史初次超越6成,到達了近五年來的最高點,揭發量環比下跌84.4%。相比之下,合資品牌的揭發量和占比雙雙產生大幅回落,其中占比已無余總量的4成。
5、品牌國別揭發占比剖析
除自主品牌、韓系品牌外,其他各國別品牌的揭發量和占比均較2023年四季度有所回落,其中美系品牌的降幅最大,揭發量環比降低27.9%。相比之下,德系品牌體現堅硬,揭發量環比降幅較小,與局部熱銷車型揭發量繼續高企無關。
吉利汽車2024年1月銷量213487輛 同比增長110%
易車訊 近日,吉利汽車公布了2024年1月銷量。據數據顯示,吉利汽車1月銷量為輛,同比增長110%,環比增長約45.7%;新能源銷量輛,同比增長591%,環比增長14.3%,新能源車型銷售占比突破30%。
單品牌來看,吉利品牌1月銷量輛,同比增長超98%。其中吉利銀河系列1月銷量輛,環比增長超過59%,銀河系列車型上市8個月以來累計銷量超過10萬臺。吉利幾何系列1月銷量輛,同比增長256%。中國星·高端系列1月銷量輛,同比增長超124%,環比增長超73%。
領克品牌1月銷量輛,同比增長155%。其中領克08 EM-P在1月的銷量為8816輛,累計銷量超4萬臺。極氪品牌1月交付輛,同比增長302%,極氪全系車型累計交付近21萬臺。
打開易車 App,搜索“真十萬公里長測”,看最真實的車輛長測報告。
4款新車上市,十多家車企促銷 2024年車市瘋狂的第一周
“內卷”依然是2024年汽車市場的關鍵詞。開年第一周不僅有包括小鵬X9、風云A8、銀河E8、納米01在內的4款全新車型上市,還有包括長安、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別克等超10個品牌開啟了新一輪降價促銷。
小鵬X9
新年第一天就迎來了小鵬X9的上市,新車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35.98-41.98萬元。
作為SEPA2.0「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下的旗艦產品,小鵬X9集全棧自研的800V XPower電驅、X-EEA 電子電氣架構、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前后一體式鋁壓鑄車身等先進技術于一身,可以說集小鵬最新技術于一身。而根據小鵬汽車公布的數據,在上市前,小鵬X9訂單已經突破3萬臺。
另外,小鵬X9雖然是一款中大型MPV,卻有比較令人期待的操控,因為它是唯一標配后輪轉向的MPV,轉彎直徑最小僅需10.8米。
風云A8
奇瑞要在2024年的新能源市場“不客氣”,新能源序列“風云”就是憋的一個大招。1月3日首款車型風云A8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11.99-14.99萬元。
風云A8最大的優勢應該是 鯤鵬超能混動C-DM 技術,這也是奇瑞敢于在新能源市場不客氣的底氣。風云A8的動力系統由1.5T混動專用發動機,無極電混DHT和混動專用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組成。
不僅零百加速達到7秒級,還擁有CLTC工況127km的純電續航和超1400km的綜合續航,WLTC百公里饋電油耗更是低至4.2L。作為一款插混轎車,風云A8雖然有不錯的基礎素質,不過其入門車型過低的配置也成了網友們吐槽的焦點。
銀河E8
吉利銀河E8定位一款中大型純電轎車,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7.58-22.88萬元。
設計是銀河E8的一大亮點,不僅有發光的前臉,其風阻系數更是低至0.199Cd,這對提升整體續航非常有幫助。而車內的45英寸巨屏同樣搶眼,同時還搭載了高通驍龍8295車規級芯片,以及銀河N OS無界版。
作為基于SEA架構打造的首款主流純電轎車,吉利銀河E8有單、雙電機兩個版本,其中雙電機四驅版采用了800V極速閃充系統,充電5分鐘即可續航180km。而在全新一代高性能碳化硅電驅的賦能下,前后電機總功率可達475kW,總扭矩達到710N.m,零百加速僅需3.49s。
納米01
納米01是東風納米品牌的首款新車,基于東風量子架構3號平臺打造,共推出6款車型,售價7.48-10.48萬元。
與很多純電小車一樣,納米01也有著簡約Q萌的外觀設計。不過在細節方面更有有特點,比如隱藏式車門把手,還有無框車門,在這個價位車型中并不多見。代步小車不僅要好看,更要實用。雖然納米01長寬高只有4030mm/1810mm/1570mm,但軸距達到了2660mm,車內空間其實并不比很多緊湊車型小。
動力方面,納米01搭載了馬赫E十合一電驅,雖然最大功率只有70kW,但能效百分比達到91.9%,能耗低至百公里11千瓦時,CLTC純電續航里程有330km和430km可供選擇,日常代步已經完全夠用。
當然,除了卷產品,更要卷價格。去年是特斯拉率先吹響了“價格戰”號角,今年大家都搶在了第一時間起跑。據不完全統計,元旦當天就有11家車給出了促銷政策。
長安汽車“百億紅包賀新春”
其中第三代CS75PLUS全系現金直降1.5萬;逸動PLUS暢享版尊貴型限時現金直降2萬;逸達至高現金直降1.4萬;2024款UNI-K智電iDD置換補貼至高4萬;歐尚Z6 智電iDD增換購至高4萬現金補貼,疊加1萬用車禮包。
一汽豐田至高5999元啟新福袋
2024年1月1日-1月31日一汽豐田開啟了全系車型限時補貼。旗下銳放、RAV4榮放、皇冠陸放、格瑞維亞、亞洲龍等一眾明星車型均可享受啟新福袋至高5999元、低首付/0利率等豐富的金融方案及至高7000元置換補貼,部分雙擎車型還可享受電池終身質保。
上汽大眾至高綜合優惠5.8萬
作為上汽大眾40周年營銷活動的一部分,即日起至2月29日前購車就有機會抽取周大福聯名定制金鈔。
另外,購2024款帕薩特可享至高綜合優惠4萬;2024款ID.3/ID.4可分別享驚爆價12.59萬起和14.98萬起;2024款朗逸至高綜合優惠3萬;2024款途昂至高綜合優惠5.8萬;新途岳至高綜合優惠3.8萬、ID.6至高綜合優惠5萬。
一汽-大眾新春年貨節,購車可享專屬福利
即日起至1月31日,一汽-大眾針對旗下轎車和SUV均有包括高額置換補貼、金融禮、免費基礎保養、俱樂部積分等優惠政策。除此之外還有線上下訂立享1000元現金紅包、線上下定抽元新年大紅包、探岳家族、邁騰享商業險免單、首次到店至高抽華為Mate60 Pro等好禮。
別克E4、E5限時3萬元禮遇
1月1日別克品牌也帶來了2024年的第一份“禮物”,2月9日之前購買別克E4、E5(除先鋒版)均可享包括增/換購、保險禮、金融禮等在內的3萬元禮遇。
小結:
小鵬X9上市的時候何小鵬說還要再卷3年,風云A8上市的時候李學用說讓內卷來得更猛烈些吧!這才是2024年的第一周,車企們就已經瘋狂開卷,這也說明“卷”將會成為未來車市的常態。
當然,車企們的卷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福利,不僅有更多的新車可選,在價格上也會有加大讓步。而這一波降價預計會持續到春節前,所以最近有購車打算的消費者可以多多關注。
轉自:車市紅點
新能源汽車行業分析報告
——預見2023:《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團()、蔚來-SW()、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廣汽集團()、比亞迪()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銷規模、競爭格局、滲透率
定義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指進行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活動的企業集合。
新能源汽車按照能源供給和應用領域,有兩種分類方式,具體如下:
2、產業鏈剖析:大型企業已實現后向一體化布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
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大洋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主要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產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廠商;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充電及后市場服務商。大型企業如比亞迪等,已經實現后向一體化布局。
行業發展歷程
“八五”期間,***開始組織相關部門展開了對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隨后電動汽車列入國家攻關項目。歷經了一系列策劃之后,201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從試點到全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歷經轉型階段,由“政策導向性市場”逐漸向“市場導向性市場”轉型。
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規劃涉及購置補貼政策、節能減排政策、電池充電樁配套產業政策等,部分匯總如下:
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產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汽車供需水平較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后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也是企業在2021年加大生產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呈現波動性,范圍在95%-103%之間,在合理的范圍內小幅波動,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供需較為平衡。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為99%。
2、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口規模呈擴大趨勢。2021年全年進口新能源汽車14.37萬輛,同比上升10.03%。
注:海關總署的新能源汽車統計口徑包括混合動力客車(10座及以上)、純電動客車(10座及以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以及純電動乘用車。
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及出口金額都大幅上升,總計出口量55.46萬輛,同比增長148.8%,在出口金額方面,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金額為10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2017-2020年,我國新能源進口量大于出口量,處于貿易逆差狀態。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額首次大于進口額,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在2015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關卡,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13.4%,較2020年大幅上升。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其次為江蘇、山東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亦較多。
注: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數據截至2022年9月14日。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廣汽集團()、比亞迪()、小鵬汽車()等龍頭企業。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有亞星客車()等上市企業,安徽省有蔚來-SW()、江淮汽車()、安凱客車()、漢馬科技()等上市企業。
注: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
2、企業競爭格局
依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58.4萬輛;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實現零售銷量43.11萬輛;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國,實現零售銷量32.07萬輛,其他企業排名如下: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退坡,競爭加劇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市,市場進入轉型階段,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