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國際汽車市場內卷態勢要遠超2023年,以比亞迪為首的新動力頭部車企率先掀翻了桌子,電比油低的口號以及多款榮耀版的增配減價措施讓器重用車老本的好友巴不得立馬下單。3月26日,北京現代旗下的第十一代索納塔(圖片|性能|詢價)正式上市,油比電低的營銷一出,許多好友都坐不住了,甚至不明確買車的時刻終究該如何選了。
當天我就以前不久上市的第十一代索納塔為例,看看它能否值得入手。現售的索納塔共13個版本色能,但第十一代索納塔僅有6款,官網指點價從13.98萬元至18.68萬元不等,定價方面沒有太大的競爭長處,不過也不至于拖后腿,畢竟計劃購置中型車的用戶,估算也在這個范圍之內。
外觀方面,第十一代索納塔與老款車有很大的差異,前臉局部的大嘴式格柵在去年還被人抨擊,到了后半年反而成了車企爭相模擬的對象,貫通式LED日行燈點亮后能對路上傳人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前大燈與導流槽融為一體,全系標配自順應遠近光、大燈高度可調等性能,在同價位中屬于較高水平。
新車的長寬高區分為4945/1860/1445(1440)mm,軸距為2875mm,定位于中型車,為良好的乘坐空間奠定了基礎,依據版本不同,溜背式車頂上方配有單天窗或可開啟全景天窗,能進一步增大座艙通透性。17/18/19英寸的輪轂駁回撞色設計,是時下盛行的元素,但豐滿的側身外型與其搭配在一同,毫無違和感。
第十一代索納塔的尾部只管配有動感小鴨尾、貫通式后尾燈以及熏黑后解圍等時興元素,但組合在一同并沒有構想中那么好看。我以為單純的為了設計而設計,反而會大失所望。
進入第十一代索納塔的座艙,只管座艙內保管了少量的物理按鍵,但繁復的線條勾畫中控臺,依然營建出繁復的格調。12.3英寸的雙聯屏懸浮于中控臺上方,UI界面清爽、直觀,便于駕駛員檢查,中控屏允許GPS導航、OTA更新等多種適用性性能,基本貼合年輕好友經常使用。對了,入門版的儀表盤為4.2英寸非全液晶式,數據顯示不如其他型號直觀,手機無線充電接口也僅在中高配版中給到,在合資車中較為少見。
新車的座椅有仿皮和皮/翻毛皮兩種材質,品位感還是有的,隨著版本的提高,前排座椅加熱、第二排座椅加熱、前排通風和記憶(主駕駛)等所有給到,這樣的性能對比同級的日系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通過測試,身高180cm的我坐在前后排都能舒展自若,后備廂除了擱置野游和工具盒之外,還能放下2個24寸行李箱,接待日經常常使用足夠了。
動力上,第十一代索納塔搭載1.5T和2.0T兩種發起機,與之婚配的傳動機構均為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功率區分為125kW和184kW,2.0T車型的動力參數要略高于老款車,1.5T則堅持不變。很快樂當天對1.5T第十一代索納塔啟動試駕,我以為該款車的動力體現可以說隨叫隨到,方向盤指向精準,女司機也能輕松駕馭,速渡過去之后有顯著的胎噪,而且座椅的座椅填充偏硬,長期間行車溫馨度不高,深踩油門的話,還能取得小小的推背感。這樣的體現關于家庭用戶來說,基本夠用了,油耗方面,新車(1.5T)WLTC綜合油耗為6.25L/100km,聯合加注92號燃油來看,經濟性還不錯。
上文也對第十一代索納塔啟動了多維度剖析,該款車的油耗表如今同級中并不拉胯,油比電低或電比油低我以為這句話是不成立的。畢竟用車老本取決于用車里程、駕駛員與汽車的磨合度、路況等方面起因,況且買電車的用戶和油車的用戶是不抵觸的,我以為假設對電車不感興味的話,這款新上市的第十一代索納塔性價比還是挺高的,但須要留意的是,入門版除外。
20萬預算買2.0T動力B級車 第十代索納塔&2021款天籟誰更劃算
一個是號稱日系大沙發的東風日產2021款天籟;另一個是號稱韓系配置王者的北京現代第十代索納塔。在現有合資B級車陣營中,預算20萬出頭想買2.0T動力的高配車型,這兩款車都是絕不容錯過的車型。
然而買車這件事,對于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需要取舍的過程。就2021款天籟和第十代索納塔這兩款車來說,本身都有著不錯的品質,而配置對比同級別車型又都有一定優勢,在二者之間取舍,可謂“針尖對麥芒”。下文就從產品的空間、動力、配置等層面來進行詳細對比,看看是大沙發更勝一籌,還是配置王者棋高一著!
動力參數彼此彼此 變速箱類別是關鍵
對于能夠同時看中第十代索納塔和2021款天籟兩款車型的消費者來說,動力肯定是考慮最多的要素,畢竟現在20萬上下B級車能叫出名的主流合資車中,動力調教能達到240匹馬力的水平已經算是很少見了。
首先低配車型中,第十代索納塔應用的是1.5T發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總成,該套動力應用了現代汽車的最新CVVD技術,在節油性和性能表現等方面都具有相當的優勢,其最大功率為125kW,扭矩峰值達到了253N·的水平,百公里油耗賬面數據為5.6L,燃油效率也是相當的高了;而2021款天籟的低配車型中,應用的是2.0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CVT變速箱的總成,115kW的最大功率和197的扭矩峰值,百公里油耗賬面數據為5.9L。從此看2021款天籟的2.0L對比第十代索納塔的1.5T,無論是在性能表現、還是油耗水平上,都是有著一定的差距。
在高配車型中,第十代索納塔現應用2.0T發動機+8AT變速箱,可最高爆發176.5kW的功率和353的最大扭矩,百公里油耗賬面水平為6.8L;2021款天籟現應用2.0T發動機+CVT變速箱,可實現179kW的最大扭矩和371N·嗎的最大扭矩,百公里油耗水平為6.6L。如果單純從性能參數上對比,2021款天籟車型對比第十代索納塔更勝一籌,但由于第十代索納塔應用的是8AT變速箱,動力響應等性能要優于CVD變速箱,而且在可靠性方面AT更高,在這一點上第十代索納塔的傳動系統顯然要更加優秀。
如此,在低配車型中,第十代索納塔的動力性能與節油效果要全面優于2021款天籟車型;而在高配車型中雖然動力參數有著些許差異,但在傳動系統方面,第十代索納塔應用造價成本更高的8AT變速箱,顯然誠意也是更足。
空間表現第十代索納塔全面領先 “大沙發”舒適王者地位不保?
在舒適型方面,日產天籟一直有著大沙發的稱號,就是因為其在座椅舒適性和車內空間感的塑造上有著突出的優勢。而在2021款天籟車型上,這兩點優勢依舊明顯,首先空間表現上,軸距為2825mm,在B級車中不算突出,但通過一定的設計手段,還是構造出了相當優秀的乘坐空間;而座椅舒適性上,2021款天籟使用了真皮材質包裹,座墊填充物較為厚實,尤其是后排座椅的舒適性,“大沙發”也算名副其實。
也許是知道不能從正面硬剛2021款天籟的舒適性,所以第十代索納塔另辟蹊徑,從大空間和高配置入手,一樣可以營造出相當優勢的乘坐舒適氛圍。首先第十代索納塔從“大”入手,軸距直接拉長到2890mm,整整對比2021款天籟多出了65mm的軸距尺寸,體現到車內空間布局上,第十代索納塔也便一下子可以有更好的發揮空間;而在舒適性方面,第十代索納塔在座椅設施上做足文章,前排座椅均支持通風和加熱功能、后排座椅也支持加熱、駕駛位支持位置記憶、副駕駛位有后排可調節按鈕,即使在低配車型中也有應用,相應2021款天籟的的座椅功能對比第十代索納塔并不突出,由此第十代索納塔算是用“錯位模式”來塑造出了自己在舒適性上的優勢。
配置之王名副其實合適的價格打造更全面的產品實力
在配置方面,一直是韓系車的拿手好戲,而日產也是日系品牌中配置用料比較“下本”的品牌,而在第十代索納塔和2021款天籟的比較中,二者的配置又是誰能處于上風呢?
首先表面上能看得到的,儀表盤和中控大屏的應用上,第十代索納塔采用了雙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和觸控液晶屏設計,富有十足的科技感;而相對古板的2021款天籟卻在使用5英寸液晶儀表+8英寸觸控屏幕,明顯氣勢就弱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代索納塔還配有64色炫彩氛圍燈,也增添了不少科技元素。
在安全性的配置上,首先第十代索納塔配備有前排雙氣囊、前排側氣囊、側氣簾以及駕駛席膝部氣囊和后排側氣囊,相比之下2021款天籟即使在頂配車型中也沒有應用駕駛席膝部氣囊和后排側氣囊。而智能安全技術及人性化的駕駛輔助功能,第十代索納塔基于“Hyundai SmartSense 智心合一安全系統”融合了23項ADAS配置,其中包括同級僅有的基于導航智能巡航控制、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盲區防碰撞輔助、前方防碰撞輔助-交叉路對向車;對此2021款天籟車型應用的十余項ADAS功能,也是顯得捉襟見肘。
對于消費者來說,用合適的價格買到更高品質的產品才是最根本的訴求。而第十代索納塔和2021款<a href=
第十代索納塔怎么樣?
而且,在細節之處的造工能夠看出北京現代誠意滿滿,雖然只是簡單的縫線處理,但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工成本,最終才換來這般精致的造工,可謂花了不少心思。 另外,除了豪華質感之外,新車智能科技方面也表現不俗。 第十代索納塔采用的是四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加上雙12.3英寸貫穿一體式大屏幕的點綴,科技感十足。 新車中控臺上還取消了大量的物理按鍵,空調、導航等等都直接在中控屏上調節。 如此設計確實提升了不少科技感,但對于空調調節來說,或許保留物理按鍵更為安全可靠,抑或是增加觸屏按鍵聲音反饋或觸感反饋的話,整體的感覺會不一樣。 索納塔點擊了解最新報價新車的配置也十分齊全,且提供5種駕駛模式,每當切換一種駕駛模式,車機主題也會隨之而變,例如運動模式下主題顏色會變為紅色。 另外,第十代索納塔的車機系統功能不少,QQ音樂、藍牙鑰匙、車輛設置、保養等等都有,但比較遺憾的是新車沒有搭載CarPlay功能,對于使用蘋果手機的用戶來說便失去了一些可玩性,或許這方面以后可以改善。 除了以上這些功能之外,新車還搭載了無線充電,而且無線充電的位置設計得十分巧妙,直接把無線充電裝置設置在中控屏幕正下方,并不像其他車型把無線充裝置設計在換擋裝置旁邊,這便使得主駕駛與副駕駛位的中央過道有了一定的可改性。 因此,第十代索納塔在中央儲物格上做出了巧妙的設計,拉開中央儲物格后有兩個杯架,在杯架下方還有一處暗格,可謂儲物能力十分出色。 后排中央位置也提供了2個杯架,而且配置了能夠單獨控制音樂大小、座椅加熱等功能按鍵,坐在后排也體驗到不一樣的乘坐樂趣。 i-GMP全新平臺的加持,帶來超越“索”想的駕駛體驗但說到第十代索納塔的優勢,不得不提的是其全新技術平臺i-GMP平臺,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車身尺寸的變化。 由于i-GMP平臺有著短前懸,長軸距,長后懸,低重心的設計特點,使得第十代索納塔的軸距達到2890mm,這是同級別中最長軸距,可想而知第十代索納塔的乘坐空間的表現絕對不會差。 雖然高度也相比上一代車型降低了40mm,但座椅整體也有下調,頭部空間并未受到影響,反正帶來了更加穩當的操縱性。 另外,i-GMP平臺還使得第十代索納塔的車身重量相比上一代減少了75kg,因此,新車在動力的表現以及燃油經濟性方面表現也十分不俗。 本次小編拿到的是2.0T版本的車型,最大功率176kW,最大扭矩353N·m,百公里綜合油耗6.8L。 在試駕過程中,經歷城市道路、高速路段以及鄉村道路,但第十代索納塔的駕乘表現十分從容、出色。 新車全系標配按鍵式電子換擋,不僅更加高端,使用起來也更加便捷。 駕駛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2.0T的發動機動力十分強勁,或許是因為輕量化的原因,第十代索納塔在高速路段的爆發力頗強,超車的能力游刃有余。 不過,在剎車方面一開始確實有些不習慣,其剎車調教得十分靈敏,輕輕點剎便能夠感受到整個車身受到制動力的作用稍微往前傾,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但整體而言,第十代索納塔動力性能的表現是出乎意料的,而且其靜謐性也不錯,車內的噪聲比較小。 索納塔點擊了解最新報價另外,在駕駛輔助方面新車也帶來不少驚喜。 新車搭載了23項ADAS配置,其中就包括導航自適應巡航、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盲區防撞輔助等等。 但令小編印象深刻的是,開啟左右轉向燈時,會分別在儀表盤左右兩邊顯示轉向一側的路況,更令人驚喜的是中控屏上還能夠顯示后方的路況,可以說這一設計相當不錯,好用且貼心,大大保證了行車安全。 除此之外,360度全景影像、駕駛疲勞提示、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前后駐車雷達等等都并未缺席。 一整天體驗下來,小編對第十代索納塔是有好感的,畢竟其能夠帶來不少的驚喜,期待其上市后的市場表現。 寫在最后索納塔已更新迭代至第十代,其底蘊深厚悠久。 體驗完第十代索納塔之后,發現其不僅是一個年輕運動的選手,更是一個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 第十代索納塔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內飾布局,抑或是搭載全新平臺帶來的超凡體驗,瞄準的都是年輕、追求自由、追求個性化的群體,而這一直是B級車市場所缺少的元素。 相信第十代索納塔能夠憑借著出色的產品力、極高的性價比以及個性化的造型吸引一***消費者圍觀,也期待其上市后的市場表現
評測第十代索納塔 整體質感優秀/細節定成敗
這車真丑,這大嘴跟大鯰魚似的!哇,這車真漂亮,這種設計百年難遇??!我想大多數人看到第十代索納塔之后,都會遇到這兩種極端化的評價,那么在我們把外觀因素拋開只談車輛的整體品質以及質感的話,我認為十代索納塔是成功的,只是在細節方面仍有提升的余地。
外觀和內飾的改變固然是第十代索納塔爭議和焦點所在,但是由于每個人審美甚至對各種功能的要求和需求眾口難調,所以我們先來說說這輛另外一處不那么容易被發掘的重大變化,那就是全新的i-GMP研發平臺。
該平臺是現代汽車全球模塊化架構下的首款造車平臺,而第十代索納塔也是該平臺下的首款車型,此外還有索納塔十的同宗姐妹版車型起亞K5凱酷,也是該平臺下的產物。新平臺的重點在于提升車輛安全性、操控以及動力性能。
先來說不易被發掘的新平臺、新動力、新駕駛感受
本次我們借到的試駕車為采用2.0T+8AT組合的車型,最大馬力240匹、峰值扭矩353牛米;此外第十代索納塔還擁有采用1.5T發動機配備第四代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期技術車型,該發動機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馬力170匹、峰值扭矩253牛米。
毫無疑問,2.0T系列車型將會成為全系拔高的產品,而走量車型在前期沒有太多優惠的情況下將主要依靠1.5T系列車型。不過既然我們拿到的是頂配,那就根據這輛車來看一下整個十代索納塔在保證了出色的下限同時能有著多高的上限(至于為什么說它的下限有所保障,請往下看)。
駕駛感受方面,整套動力組合輸出感受到底盤反饋以及操控感受都是兩個字的最明顯的感受,那就是輕快。2.0T發動機動力參數有保障,同時在動力銜接方面做得十分出色,輸出中給人十分暢快的感受,油門的感覺是隨踩動力隨有,擋位也會根據不同駕駛模式或快或慢進行調整。
變速箱和發動機的配合十分到位,8AT變速箱雖然在換擋速度和平順性方面都看上去要比雙離合變速箱差一些,但是真實駕駛感受恰恰相反,變速箱的反應十分敏捷,同樣在領會駕駛員意圖方面顯得十分機敏,能夠積極配合發動機轉速,隨之調整擋位讓駕駛員得到一種很自然暢快的駕駛感受。制動過程中同樣車輛有著十分輕盈的姿態,不會讓人覺得制動踏板很沉或者踩下去沒有制動力度。十代索納塔在動力表現方面絕對做到了放得開同時也收的住,在機械層面車輛有著不錯的上限。
動力感受十分出色同時,車輛的操控感受也十分輕快,方向感的調校很出色,精準中帶有略輕盈的轉向手感讓車輛很好的從操作上體現出一定動感,這也符合了全新造車平臺所追求的更偏向駕駛與運動方面設定。
底盤方面車輛甚至能夠在一定情況下展現出一些高級感,前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的獨立懸掛組合,雖然出現在這個級別的車上并不稀奇,但是能夠擁有越級般的調校還是能夠讓駕駛員很欣慰的一件事,特別是此前日韓系車都有著底盤發漂這樣的詬病,這個問題在第十代索納塔上改善的十分明顯。
擁有了一個沉穩的底盤感受后,會不會是因為更偏向舒適而犧牲了極限支撐?如果您有這樣的疑問的話,那么在看完了這篇文章后,我認為完全可以打消這樣的念想。車輛的底盤固然是更加舒適、無論隔音還是濾震性都得到全面優化,同時根據車輛的全新定位與調校,在支撐性方面又能有著出色表現。
雖然不能要求一輛車長接近5米(4955毫米)軸距超過2.8米(2890毫米)的車有著如小鋼炮般的靈活表現,但是請放心,這輛車在極限狀態下的支撐依舊出色,更難能可貴的是車輛流暢的底盤感受,整體營造出十分自然且舒適的感覺。
小結
簡單總結一下這輛車的駕駛方面感受,雖然已經向全新平臺所追求的那樣去發展了,但是仍有提升空間。比如說高速狀態下,車輛的整體穩定性方面,當車輛時速超過110公里/小時后,方向盤穩重略輕的表現也依舊沒有改善,如果能夠隨著車速逐漸讓轉向變沉穩的話那么它在操控方面將無懈可擊。
此外依舊是高速階段的整體NVH表現,還有升級的空間,底盤和四周還會有一定的嘈雜傳入車內。不過總體來說第十代索納塔并不只是擁有了一個花架子,內部以及駕駛感受上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它的良性發展,并且部分升級足夠驚艷。
或許設計會引發一些爭議但是整體的氛圍營造還挺到位
其實采用讓人過目難忘的設計一直是索納塔甚至是現代品牌以及韓系車輛的拿手好戲,記得曾經采用“流體雕塑”造型的老款索納塔甚至在汽車界刮起了一陣韓流,的確在車輛設計方面韓國車企一直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第十代索納塔也在設計方面采用了十分大膽的嘗試,整體造型我想大家已經不陌生了,至于好不好看我想還得由不同人的審美來斷定。不過對于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方面,我還挺佩服這輛車的,相信這個樣一個前臉,大多數人都會過目不忘。
SensuousSportiness設計語言的應用,讓第十代索納塔的外觀部分很好的通過凌厲的折角和犀利的線條營造出了動感十足的視覺感受,同樣全系標配的LED頭燈、日行燈組合更是車頭的畫龍點睛之筆當然也是除了進氣格柵最大的設計爭議點。
配置方面,車輛全系標配倒車雷達與倒車影像,除最低配車型外都帶有前雷達,而2.0T車型則全部標配360度全景影像。像多種駕駛模式選擇、發動機自動啟停、自動駐車、上坡輔助、電動天窗(部分車型可開啟)、感應尾門、無鑰匙啟動/進入功能等配置也均為全系標配。
車輛側面的設計依舊把整體的犀利感展現的淋漓盡致,流暢的線條配合置于車門上的外后視鏡,不論在整體還是細節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到之處,配合凌厲的腰線和流暢的走勢,提升車側的耐看度。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955*1860*1450毫米,軸距2890毫米,在長度方面超過行業標桿車型雅閣(4893毫米),在軸距方面超過越級車型亞洲龍(2870毫米),可以說在尺寸上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車輛尾部的設計同樣也是充滿細節,當然所有的折角和凌厲感也都匯集于此,雖然會顯得車尾層次過于分明,折角過于夸張,但是這就是一臺彰顯十足個性的車,擁有這樣的尾部設計也絲毫不會讓人感覺奇怪,反而如果是沒有了這些設計才會讓人覺得有些虎頭蛇尾。尾部燈光給車尾帶來很好的層次感,貫穿式尾燈與兩側C字形燈帶展現出尾部的出色現代化設計。
進入車內,雖然第一時間會讓人感覺如此夸張的外部設計,這樣的內飾風格會不會顯得有些素了的感受。不過隨著駕駛的時間增加,證實了車輛的這種素雅帶來了不錯的現代感營造以及整體的出色科技氛圍營造,不會因為太過激進前衛的內部設計風格給人太多緊張感。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車內的犀利感也能夠通過四輻式方向盤、擁有鋒利折角的中控整體設計來體現。同樣車輛內部的簡潔大大提升了內部的空間利用率,讓車輛不僅內部整潔同時能夠展現出很好的實用性。
全系僅最低配車型沒有采用12.3英寸液晶儀表其余車型全部為兩塊12.3英寸高清液晶顯示屏,一塊為全液晶儀表另一塊為車內信息顯示屏,集成了娛樂系統、導航、車載連接等豐富功能。
此外像真皮方向盤、換擋撥片、多個USB接口、全車一鍵升降車窗、電動調節/折疊外后視鏡、多區自動帶有空氣凈化裝置空調+后出風口等也均為全系標配。再補充一句2.0T車型全系采用7揚聲器系統JBL音響、并且帶有64色氛圍燈。
有了以上這些出色配置后,我認為很少有人會詬病車內過多的塑料覆蓋件使用以及略微有些地方接縫處理不算完美等問題、畢竟相比于把內飾全包上軟性材質或者換成軟性搪塑材質我還是更樂意有更好的配置和使用感受。
空間方面,雖然車輛的高度很低,但是出色的軸距和長度數據換來了出色的空間轉換率,同樣后備廂方面也能夠滿足大多數選擇這個級別轎車的人的需求。
總結
最后綜合一下車輛16.18-20.58萬元的定價,能夠換來很出色的全系標配配置,這就是車輛出色的下限保障,此外更加出色的駕駛質感還有空間感受,使車輛的上限夠高。
那么無論是駕駛員還是乘客都能在幾款不同排量以及配置車型中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那一輛,綜合與對手相比后,現代品牌依舊是那個我們熟悉的注重性價比與高配置的韓國車企,但是這些能否挽回在過去幾年毅然決然投身于日系、德系對手們的消費者呢,這個問題讓我們共同期待車輛的銷量數據吧,畢竟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才是一款好產品最有說服力的依據